智慧型手機在自助旅行時除了可以讓我們打發時間之外,也可以善加利用各種APP來進行資料蒐集跟行程規劃,以下就分享我如何利用Google Drive, Evernote跟Pocket這三個非常方便的必備APP更順暢地做好行前規劃。
快速選單:
- Google Drive:雲端儲存空間
- Evernote:雲端筆記本
- Pocket:可離線瀏覽的閱讀軟體
Google Drive
簡介:
Google推出的雲端儲存空間,可用既有Google帳號登入,不用另外申請
安裝方式:
- 手機:安裝APP
- 電腦:至Google Drive官網安裝桌面版程式
- 用同一個帳號登入才會同步不同裝置間的資料
使用情境:
旅行的時候常會搜尋很多資料或者備份訂房 / 訂票資料,把他們存在Google Drive資料夾裡面,完成同步之後不同裝置的Google Drive都可以看到這些資料。藉此可避免資料只放在電腦上,想用手機看時還要花一番力氣去找出來;或者資料分別在手機跟電腦,有變更時產生兩邊內容不一致的問題。
除了資料蒐集之外,如有用Word或Excel製作行程表,也可以將其放在Google Drive資料夾,同步好之後所有裝置便可看到這些文件。
我會把公車時刻表、電子機票、訂房紀錄截圖、行程表等等放到Google Drive資料夾裡面,不管要用電腦還是手機檢視資料都非常方便,不會漏東漏西還是發生資料版本不一致的問題。
分享功能:
Google Drive的分享功能非常方便,只要朋友也有Google Drive帳號,便可以把特定資料夾或檔案分享給他,讓他可以同步看到這些資訊,避免用E-mail寄來寄去難以整理,還是有一方沒看到最新版的資料。
- 步驟一:進入Google Drive網頁版後,在要分享給別人的資料夾 / 檔案上按右鍵
- 步驟二:輸入對方的Google帳號,系統便會寄邀請信給那個E-mail,對方接受之後便完成了
- 管理分享對象:點擊上圖紅框處便可以進入共用設定畫面,可以管理分享對象(該畫面如下圖)
Evernote
簡介:
雲端筆記軟體,需獨立申請帳號,可以在不同的裝置看到同樣的筆記
安裝方式:
- 電腦:至Evernote官網安裝桌面版程式跟瀏覽器外掛程式(Evernote Web Clipper)
- 手機:安裝APP
- 用同一個帳號登入才會同步不同裝置間的資料
使用情境:
- 電腦的桌面程式:將蒐集的網址(如大眾運輸時刻表查詢網址、景點官網等等)放到Evernote的記事,手機或平板就可以看到了。如果有待辦事項還是待購物品,可以把它存到Evernote裡,去採購時開手機的Evernote便可以看到這些資料,用好之後再註記,避免發生待辦清單還是待購清單遺落四處而忘東忘西的問題了。
- 瀏覽器的Evernote Web Clipper:看到有用的網頁用Evernote Web Clipper便可以將網頁內容完整的存到Evernote裡面,要閱讀的話開Evernote就行了。
- 手機:看到有用的資訊便可以存到Evernote裡面!或者是用電腦編輯待辦 / 待買事項,外出處理時開手機的Evernote逐步確認
分享功能:
範例:
簡介:
可以離線瀏覽的閱讀軟體,須獨立申請帳號
安裝方式:
- 電腦:安裝瀏覽器的外掛程式
- 手機:安裝APP
- 用同一個帳號登入APP跟瀏覽器外掛程式
使用情境:
- Pocket是可以離線瀏覽的稍後閱讀程式,只要將文章存到Pocket,即使沒有網路也可以閱讀完整的內容,而且儲存時他便會自動過濾掉廣告、banner、分頁設定等不需要的內容,只留下完整的本文跟圖片,非常好讀。
- 相較於Pocket,Evernote的功能更多元,但是免費版沒有離線瀏覽功能,閱讀的體驗也不如Pocket,且如果用手機把內容存到Evernote會留下沒必要的網站頁尾跟分頁設定。
- 我都會將景點的詳細介紹(如Wiki上的內容)跟行程細項存到Pocket中,隨時都可以檢視這些內容,免除找不到紙本還是無法連上網路而無法瀏覽資料。
使用方式:
- 電腦:安裝好外掛程式之後瀏覽器便會顯示Pocket的icon,可以將網頁存到Pocket中,或者瀏覽Pocket帳戶的內容
- 手機:安裝好APP之後,便可以透過方享的方式將內容存到Pocket中,也可以利用APP進行瀏覽
結語:
以上三個APP都是旅行時非常實用的APP,可以替我們省下很多麻煩,除了用在行程規畫之外,也是平常工作跟自我充實時很實用的雲端工具,很值得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