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SEO元素週期表-內容、架構、HTML
知名的SEO專業網站Search Engine Land自2011年起每兩年會更新一次SEO元素週期表(Periodic Table of SEO Factors),分享他們研究的SEO關鍵因素,2019年也不例外,不過2019年的SEO元素週期表做了分類上的調整。2017年的SEO元素週期表跟2015年的一樣,都是分為三大部分:
- 站內要素:HTML架構、結構化資料、網站速度、HTTPS等等
- 站外要素:社群訊號、外部連結等等
- 懲罰:連結作弊、內容作弊等等
2019年的SEO元素週期表分類不再先區分為上述三大類,改採下列八個分類,各要素的分數可以解釋成重要性 / 嚴重性(3是最重要的正面要素或最嚴重的負面要素):
- 內容:內容品質、關鍵字研究等等
- 網站架構:重複性內容、行動裝置體驗等等
- HTML規劃:Title、Meta描述等等
- 信任:權威、使用者參與度等等
- 連結:連結品質、錨文字等等
- 使用者體驗:使用者體驗、使用者意圖等等
- 多元搜尋類型:在地化搜尋、語音搜尋等等
- 負面要素:盜版、蓋版、關鍵字填塞等等
這篇介紹的是內容、網站架構、HTML架構,關於信任、連結、使用者體驗,可以參考【2019年SEO元素週期表 – 信任、連結、使用者體驗】,關於負面要素跟多元搜尋類型,可以參考【2019年SEO元素週期表 – 負面要素跟多元搜尋類型】。
內容(Content):
Quality – 內容的品質
- 權重:+ 3
- 摘要:內容是否有價值、架構完整、文筆流暢無錯誤?
- 不管其他SEO技術面如何演變,內容品質的重要性都無庸置疑,在2015跟2017的SEO元素週期表中,內容的重要性也是+ 3
Research – 內容 / 關鍵字研究
- 權重:+ 3
- 摘要:要了解網友搜尋時使用的關鍵字跟內容,如果網站寫的內容很好,但用的關鍵字很專業、網友不會使用,那還是不會在搜尋結果有比較好的排名。
- 內容跟關鍵字的研究也是SEO的基礎,在2015跟2017的SEO元素週期表中,這一點的重要性也是+ 3
Keywords – 將關鍵字佈署在重要的內容區塊
- 權重:+ 2
- 摘要:在頁面重要的標籤(如H1, H2, title tag)布署重要的關鍵字,但是不要濫用關鍵字或偏執於關鍵字密度,內容的價值跟文案流暢程度比較重要。
Freshness – 內容的新鮮度
- 權重:+ 2
- 摘要:
- 搜尋引擎喜歡新鮮的內容,或者跟最近熱門議題有關的內容
- 既有內容要持續更新、保持正確,切勿讓重點網頁 / 文章出現過時內容
Multimedia – 多媒體
- 權重:+ 2
- 摘要:針對特定的主題提供多樣化的內容(如圖片、PDF、影片等等)有助於提供網站的曝光,可以的話當然也要進行數位資產優化
Answers – 直接答案
- 權重:+ 2
- 摘要:在搜尋引擎查詢"澳洲首都"最上方會出現坎培拉,這就是Direct Answers,這可能有助於導流,但一來比較難操作,二來導流的成效還沒定論,所以可以先把重點放在完整網頁內容並優化架構、導入結構化資料。不管是Direct Answer或Featured Snippet, 都是Google自己產生,不是我們想有就有。
Depth – 內容深度
- 2019年新增
- 權重:+ 2
- 摘要:過往的SEO元素週期表都沒提到….內容規劃,即使提到內容也是偏向由單一文章的角度做研究、配置關鍵字,在2019年的元素週期表中加入了這個要素,白話文就是要做主題研究,理想狀況是使用者可以在網站輕鬆地找到相關內容,考慮內容深廣之餘,還要考慮內容策展,別讓使用者大海撈針
網站架構(Architecture):
Crawl – 搜尋引擎的爬蟲是否可以抓取網站資料?
- 權重:+ 3
- 摘要:不要讓爬蟲無法抓取網站內容,也不要封鎖CSS跟JavaScript不給爬蟲抓取,這可能會造成他們無法正確解讀網站;提交XML Sitemap給搜尋引擎或將Sitemap路徑寫到robots.txt也有助於爬蟲了解網站結構、爬取網站資料,新版Google Search Console也強化了索引稽核相關功能
Mobile – 行動裝置友善度
- 權重:+ 3
- 摘要:
- 網站要適合行動裝置瀏覽,行有餘力的話可以考慮AMP,如果有APP,也可以用APP Index將USER導向APP,利用更mobile friendly的APP提高轉換率。
- 這幾年Google也不斷朝向Mobile First Indexing(行動優先索引)的方向前進,自2019年七月起,Google會針對新網站採用行動優先索引,規劃網站內容跟架構要考慮是否能讓Google Mobile Bot完整、正確的抓取網站內容
Duplicate – 重覆性內容
- 權重:+ 2
- 摘要:盡量避免重複性頁面,可以利用Google的網站管理員工具判斷是否存在重覆性頁面,有這問題的話可以利用標準網址(Canonical Tag)或301轉址解決。簡而言之,這邊要表達的是妥善處理重複性內容產生的正面權重
Speed – 網站速度
- 權重:+ 2
- 摘要:排名要素之一,可以用Page Speed Insight檢查,網站讀取速度快有助於提升使用者體驗
HTTPS – HTTPS機制與網站安全性
- 權重:+ 2 (2017:+ 1)
- 摘要:
- 網站採用HTTPS機制強化安全性也有助於提升網站排名
- 這也是Google近幾年來的重點,由Chrome針對HTTPS / HTTP的強調方式可一窺Google對網路安全性的重視程度
URLs – 網址是否可以描述網頁內容?
- 權重:+ 1
- 摘要:不是主要的排名要素,但讓網友可以藉由網址判斷網站內容還是可提升使用者體驗,也有助於爬蟲了解網頁主題
HTML:
Titles – 網頁標題
- 權重:+ 3
- 摘要:會呈現在搜尋結果頁的標題、是最重要的HTML要素,如文案與網頁內容無關或過長,Google便可能採用他覺得比較好的文案呈現在搜尋引擎結果頁,而不是根據網頁的設定。
Descriptions – 網頁中繼描述
- 權重:+ 2
- 摘要:就是Meta Description,不是評估網頁的要素,但是寫得好的話會提升點擊率。除了網站的meta描述,還要盡量完整網頁內容,這樣Google才可以針對不同的搜尋意圖調整SERP的描述,增加點擊率。
Structure – 結構化資料
- 權重:+ 2
- 摘要:利用結構化資料跟rich snippet優化搜尋結果頁呈現內容(例如:在搜尋結果頁顯示商品價格、評價、商品或文章的麵包屑等等)
Headings – 網頁內容的標題
- 權重:+ 2(2017:+ 1)
- 摘要:善加使用H1, H2等要素,一個網頁最好只有一個H1 tag,用H1, H2, H3等等讓搜尋引擎更容易了解內容的結構與重要關鍵字
AMP – 加速行動版網頁(Accelerated Mobile Pages )
- 2019年新增
- 權重:+ 1
- 自從2016年8月起Google上線AMP之後,雖然還是有版型、追蹤碼相容性、資料快取等問題,越來越多網站採用AMP來加速網頁在行動裝置的讀取速度,反倒是先行一步的Facebook Instant Article顯得雷聲大雨點小
心得:
基本上….這一篇提到的要素很類似過往SEO元素週期表的站內要素,只是用不同的分類方式,個人淺見是這個方式更可以對應到組織內各單位對應的SEO工作項目,由新增的要素或要素權重的調整也可強烈感受到網站安全性跟網站速度對SEO而言已經不是Nice to Have,而是『Must to Have』,內容的優化也從單一文章 / 網頁,提升到整體主題的完整度。關於2017年的SEO元素週期表,可以參考下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