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 Ranking是我目前使用的排名追蹤工具,除了排名追蹤,它也提供基本的關鍵字研究、網站健診等等功能,而且價格也還可以接受,最重要的是,它沒有我之前使用的工具-Pro Rank Tracker的眾多缺點,轉移到這邊之後使用上非常滿意,便有了這一篇文章。
這邊會先說明SE Ranking的方案重點、專案設定方式、關鍵字額度計算邏輯,再介紹它的排名追蹤報表以及一些實用功能,搭配我自己的使用情境讓其更具體。
方案介紹
SE Ranking的方案分為Essential、Pro、Business三大類,然後又會根據追蹤的關鍵字數量、網頁健診數量而有些微差異,但同一個方案可用的功能都一樣,只是根據你的需求去調整部分服務使用量的限制。
使用者最關心的通常是可以追蹤幾個網站的成效、一個網站可以追蹤多少關鍵字,這些會因方案而異。以Essential方案來說,可以建立5個專案數(專案數會影響到可追蹤的網站數),可追蹤的關鍵字依你的選擇而異。
追蹤的關鍵字數量很直觀、方案會直接說明你你可以追蹤多少字,至於額度的計算等等於建立專案那邊再說明。SE Ranking也很貼心的提供14天免費試用且不用提供信用卡資訊,不會試用期到了忘記取消而被扣款。

新增專案
SE Ranking的報告是以專案為單位,進入後台後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專案,設定想追蹤的關鍵字、搜尋引擎、競品網站等等,注意事項如下:
- 一個專案只能追蹤一個網域的關鍵字排名
- 最多可以追蹤關鍵字在五個搜尋引擎的排名
- 可追蹤關鍵字於台灣Google的排名
- 點數的扣法:
- 每個專案的「關鍵字數X搜尋引擎」的加總
- 在同一個專案下追蹤多個搜尋引擎的成效,這些搜尋引擎會追蹤同樣的關鍵字,無法針對個別搜尋引擎調整想追蹤的字
- 一個專案可以追蹤多個競品的排名,追蹤競品並不佔用關鍵字點數
以前SE Ranking追蹤多個搜尋引擎是不會佔用關鍵字點數,這一點已經調整過了、蠻可惜的,但是追蹤競品依然不佔點數,這一點是大加分。
要注意的是,想要在一個專案追蹤多個搜尋引擎需於建立專案的時候切換到進階設定(Advanced setting),沒切換的話只能設定一個搜尋引擎!
在設定專案的時候,如果暫時對關鍵字、競爭對手等等沒想法,也不急於一時,建立專案之後都可以再調整,不需要在這邊糾結太久。







排名報表
設定好專案之後先讓系統跑一下子,就可以看到排名報表了。進到排名報表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由後台首頁選擇要看哪一個專案的哪個搜尋引擎排名,也可以直接進到排名追蹤報表,這邊就不贅述了,反正它的UI很友善、不會找不到。
SE Ranking的排名追蹤報表做的很不錯,會列出跟上一天比的上升/下滑關鍵字數量,也會說明報表是否已經跑完。根據不同的報表格式還會列出不同的資訊:
- Detailed:列出關鍵字排名、取得排名的網址、排名的變化(依時間段而異)
- Overall:列出當天所有搜尋引擎的排名
- Historical data:列出該關鍵字設定時(baseline)、三個月前、一個月前、一週前、昨天的排名
以下的說明會以「Detailed」為範例,並提供另外兩個的截圖。再進到排名報表前,先說明它的貼心功能,請搭配下面截圖。
- A:切換搜尋引擎
- B:重新查詢排名,每天的額度即為你訂閱的方案可以追蹤的關鍵字數量
- C:關鍵字排名查詢進度
- D:以排名篩選關鍵字
- E:列出跟上一天相比排名上升、退步的數量,點擊數量後就可以查看這些關鍵字
除了上面幾個功能,也可以點擊平均排名趨勢圖,除了觀察變化,如果趨勢圖的時間段中發生Google演算法調整,下方也會列出註記、蠻貼心的。此外,也會標記哪一天新增追蹤關鍵字,如果某一天新增大量的關鍵字而且初期排名不佳,會拉低平均排名,這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


上面幾個功能中,關鍵字排名查詢進度大大的解決了我使用Pro Rank Tracker的痛點。SE Ranking的排名查詢是會在你設定的時間點開始查詢所有關鍵字,查完之後會顯示「100% INDEXED」,所以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現在看到的排名是否為最新資料。Pro Rank Tracker是漸進式的提供報告,這一點超困擾的,因為我永遠不知道看到的排名是今天的或者昨天的,可能五分鐘前看到的排名是A、之後變成B。
列出排名異動的數量並可以輕易的篩選出這些關鍵字也是個很貼心的功能,時間不夠時可以先用這方式快速檢視報告。至於重新查詢關鍵字,我是很少用這個功能,但SE Ranking是很大方的免費提供,有些排名追蹤工具(例:Pro Rank Tracker)是需要付費購買點數才能用這功能的。
SE Ranking的排名追蹤報表跟Pro Rank Tracker或Wincher等等差異不大,會提供排名的趨勢圖、取得排名的網址等等。趨勢圖的話還可以挑選想要看的時間段,例如:近期、一週、三個月、兩年等等。
它提供排名網址的方式比較特別、會以另一個畫面說明排名網址的變化,而不是跟趨勢圖整合。乍看之下有點奇怪,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很明確的知道排名網址是否有變化,有的話再點進去看就好。


上面的趨勢圖中有一個欄位是「DYMANICS」,這是指當下的排名與報表時間段的第一天的排名比較,例如今天是2024/11/28、預設時間段是察看近五天的排名,則「DYMANICS」就是11/24與11/28相較之下的排名變化。這個數據有兩個用途,第一個當然就是時間段的比較(例如五天前、七天前等等),另一個用途就是可以與特定時間比較。
以Google於2024/8/15-9/3進行的核心演算法更新為例,我便會比較9/15跟8月初的這時間段的「DYMANICS」數據來判斷網站的排名是否受該次核心演算法更新影響,平常是不會特別著重這數據。
以上是「Detailed」報表的截圖,另一個是「Historical data」,我很少用。

篩選功能
SE Ranking還有一個很貼心的功能:篩選(Filter),可以根據標籤、目標網址、搜尋量等等來找出目標關鍵字。這看起來很基本,但是它還可以儲存這些篩選條件、重複利用,只要選好篩選條件後再點擊「Save filter preset」,之後再由「APPLY FILTER PRESET」選擇要套用哪個篩選器即可。
以我為例,原本沒有瑞士內容,開始撰寫之後就會追蹤相關關鍵字,如果相關關鍵字跟所有關鍵字會混在一起,會有下列問題:
- 汙染數據:瑞士相關關鍵字排名一開始一定很爛,跟所有關鍵字混在一起會拉低數據、造成整體排名下滑的「假象」
- 難以評估成效:瑞士的關鍵字跟所有關鍵字混在一起,我會難以觀察瑞士關鍵字的排名變化
當我遇到上述問題時,篩選器就是個好幫手了,我可以先以標籤的方式區隔出「瑞士」、「非瑞士」的關鍵字,再儲存這些條件、重複利用,日後進到後台就可以套用這些篩選器、快速地找出關鍵字。前面有提到SE Ranking會列出排名上升、下滑的數量,套用篩選器之後這些數量也會根據被篩選出的關鍵字而有所變化,換句話說,我可以知道「瑞士」、「非瑞士」關鍵字其排名上升、下滑的數量,超級貼心的。





重點設定調整
SE Ranking有一些設定需要特別留意,分為帳戶設定跟專案設定、排名設定。帳戶設定的路徑是在後台畫面最右上方的區塊,專案與排名設定則是進入專案後先選擇搜尋引擎,再點擊右邊的齒輪。


帳戶設定只有一個重點:排名查詢時間,它的時區是GMT + 0、慢台灣時間8小時,也就是如果你設定為01:00查詢,最晚會在台灣時間09:00完成,我是建議設定為01:00。如果設定為23:00,會有點難確認排名詳細頁面中的日期是指哪一天。白話文就是11/27 GMT + 0 23:00為GMT + 8的11/28 07:00,這時候排名查詢報表的日期對我來講很難確認到底是哪個時區,為了免除這麻煩,我設定為01:00查詢。

在專案那邊可以設定專案設定與排名設定,顧名思義,專案設定就是調整專案,如果一開始的設定沒啥問題其實沒啥好調整的,總之這邊可以新增或刪除專案名稱、搜尋引擎、競爭者等等。
排名設定主要是調整排名報表的介面,設定蠻多的、不一一介紹,總之可以進來看一下,也許可以在這邊調整看不順眼的UI。


其他功能
SE Ranking的主要功能是排名追蹤,但它的附加功能算蠻不錯的,這邊介紹以下兩個。
競爭者分析
一開始有提到新增專案時可以設定競爭者,SE Ranking提供的競爭者分析蠻完善的,有兩種分析角度。
- 競爭者分析:設定專案的時候新增競爭者,就可以比較你與這些網站的追蹤關鍵字排名表現
- 競爭者研究:不用設定專案,輸入想研究的網站,系統就會分析它的SEO表現以及哪些關鍵字有排名
網站健診
SE Ranking有提供基本的網站健診(Website audit),雖然其完備度與彈性不如Screaming Frog,但作為附加功能算是非常有誠意的,會檢查網頁的回應碼、Page Title & Meta Description長度、外部連結與圖片等等,沒有預算採用專業的健診工具可以先用這個撐一下。